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
所谓“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如果祈求智慧,便会拥有大智慧;如果祈求男女,便会拥有男女;总而言之,只要有愿望,有所求,都没有不称心如意的!
所谓“似如意珠一切随心”:就像如意宝珠一样,想要拥有什么,就可以拥有什么。
(若只诵“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咒心亦可,准提菩萨同样感应;若时间和地点不便,或卧或坐或立或行,均可诚心念诵,出声默念均可。)
所谓“若只诵‘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如果只是持诵“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这个咒心也可以!准提菩萨同样感应。若时间和地点不便,行住坐卧依然可以诚心念诵准提神咒,出声默念也可以!不择时间、地点、任何身份,只要你有信心,都可以!可见,法无定法,因人而异,随众生缘,满众生愿。
学佛过程中,有人故意制造流言蜚语,说《地藏经》晚上不能念,在家里不能念,楞严咒晚上不能念等等,谁说的?《楞严经》有说吗?《地藏经》有说吗?都没说呀!为什么要无事生非呢?说这样话的人不是骗子吗?请大家提高警惕!学佛是解脱,是自在!
如果学佛担惊受怕,提心吊胆,那还学什么佛?人们早就心都跑了!还会在这儿学吗?如果大家都跑了,就剩你一个人,你觉得玩得还有意思吗?没有意思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学佛要解脱自在!学佛要欢喜自在!学佛要无所畏惧!这样学佛才有说服力!
原标题:【极乐法雨】静波法师: 如何念诵准提神咒
转自微信公众号:哈尔滨极乐寺
楞严咒叫佛顶光明,是佛的顶上化佛所说。所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议。「佛顶光明」就是表示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楞严经》来源于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难,阿难才被救醒归佛。故知楞严咒乃《楞严经》之主体,没有楞严咒的因缘,就没有《楞严经》。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2622字),佛经上说“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
《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且更准确的可参考文献。如与译经年代较接近的敦煌抄本、房山石经,以及与汉译本多有一致的西藏大藏经等。《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悲咒全文 注:大悲咒注解释义是摘自《宣化上人》的《大悲咒句解》。 注:如需其他大悲咒请进入《文字版大悲咒注音》《大悲咒念诵视频》《大悲咒课件》 ná mó ·hé là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以下楞严咒经文: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大悲咒全文及注音: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无·阿唎耶。 ná mó ·ā
第一会 (001)nā mó sà dàn tuō.sū qié duō yē.ā là hē dì.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xiě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
《大悲咒》全文标准注音版,内附大悲咒念诵视频。
十小咒全文(原文)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2、消灾吉祥神咒3、功德宝山神咒4、准提神咒5、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6、药师灌顶真言7、观音灵感真言(梦授咒)8、七佛灭罪真言9、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10、大吉祥天女咒(善天女咒)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作业之场。个个烧鹅煮鸭,每每宰杀猪羊。
《百字明咒》全文注音版,内附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视频。
(01)拼音:na mo he la da nu duo la ye ye 经文:南 无 喝 啰 怛 那 哆 啰 夜 耶 谐音:拿 磨 喝 拉 达 奴 多 拉 夜 耶 (02)拼音:na mo wo li ye 经文:南
药师咒全文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薛琉璃。 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 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药师咒注音 以下为药师咒咒文及
善士问:我在座上做六字大明咒的时候,有三种状态:如果能够坐得好,坐得好的时候,能够清清楚楚地听到周围的环境啊,身、受、心这三者能够比较清楚的知道;然后第二种,就是可能边上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但我只知道自己在念这个咒语;
究竟是真还是幻觉,很难说。精神专注,身体起了变化,此时如思想向上,眼就能见到光。念经念咒时,如你有善根,有感应,也会有光明显现。据说大屿山圣一老和尚有一次打坐,看到整个大地都放光,这光明相不是日月灯光,是心光。心光遍十方世界,不是普通人可以得到的
为什么有些人听到《大悲咒》会全身不舒服,有些人听到会流眼泪?这个全身不舒服代表他有障碍,有心理的障碍或身体有业障,听了会流泪是一种感动……
这不是大问题,我们修行是了生脱死。在这世间,我们做一个东西,做得好和坏这都是因缘,尽心为好。我只要尽了心,我认为它庄严就可以了。那你要改得庄严,庄严会有一个标准吗?安置了神咒,你供养就好了。一切,你求得心安。然后你好好地还是要念阿弥陀佛,你不要搞得太杂呀!
此咒汉传佛教十小咒之一,也常用,意为持诵此咒功德积聚犹如宝山。有人或疑,既然象经文所说功德那么大,还要参什么禅、念什么佛、忏什么悔、闻什么教、观什么心?直接一句咒语不就全搞定了么?需知众生根性不一,有人从此得悟,有人从彼得悟,有人好乐妙理,有人乐住禅寂…特别是大部分凡夫(包括我),其性刚强,喜欢偷机取巧、迅捷穿空,佛陀大智大悲,怎么可能不应机种种设教
咒是四种陀罗尼之一。陀罗尼翻译为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念《往生咒》能助你迅速往生西方,经说:「能诵此咒,佛住其顶,日夜拥护,怨家不得其便,临终往生极乐。」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若依法诵持,一心精勤,功力说不可尽,随意所求,速得成就,受胜妙乐。意思是:如果依法持诵准提神咒,勤修不懈,功德和力量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你想要得到什么,很快就会称心如意,而且感受到快乐无比,法喜充满。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若人六亲不和,不相爱念,依法诵咒,所向和合,闻名见身,皆生欢喜,举凡所求无不遂心。况能结斋具戒,一心清净,依法诵持,不转此身,即证菩提,有大功力。意思是:如果父母、兄弟、姊妹等六亲眷属之间,常常闹矛盾,不相和合,不相关心和爱护,怎么办呢?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此陀罗尼,有大势力,至心诵持,必当自证,能令枯树生华,何况世间果报?若常诵持,水、火、刀兵、怨家、毒药皆不能害。意思是:准提神咒有大威力,如果能用心去持诵的话,不但自己可以证得解脱自在,而且还“能令枯树生华”!当然,“枯树生华”跟自己的修行有直接关系。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诵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所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常得出家。所谓“陀罗尼”就叫总持,也叫秘密,就是一切咒语的总称。诵此陀罗尼,十恶罪、四重(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悉皆消灭
如果不经过任何的了解,甚至对佛法的基本概念都一无所知,就给佛法下定义,这不就是一种“迷信”吗?人云亦云,稀里糊涂就下论断,这并不是科学的精神。
《无量寿经》中所讲的“仁性尊者”是指“尸利罗尊者”,“尸利罗”翻译成中文即是“施财”之意,因尊者慈悲心切,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故在诸佛弟子中被誉为“布施第一”。《无量寿经》中所讲的“嘉乐尊者”是指难陀尊者,为了区别于孙陀罗难陀,故称此难陀为“牧牛难陀”。
“合十”,也称为“合掌”,是佛门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不仅是威仪、礼仪的体现,又是调心、修行的方法。动作看似简单,但却可令身心快速恢复平和与安定,有统一圆满、全心全意的内涵,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问候:当我们来到寺院参访,遇到出家法师或志工师兄,只要自然地合起双掌,做出合十的姿势,道一声“阿弥陀佛”,便是自然、如法的问候
许多人认为只有在深山老林中打坐才算修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事实上生活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吃饭、穿衣、睡觉等生活点滴都是在修行。不能把生活当成修行,就无法将苦难转化成正能量,反而会把它当成负担。人不能总是被挫折压住、被环境推着走,要敢于去承担和挑战,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
现在很多人相信一世论,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对于佛教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现实中未必如此。只是看到了一个暂时的现象,你去否定这个因果报应的存在,那是不理性的。多数人只是看到了短暂的或者眼前的一个现象,对这个因果报应产生的这么大的(误解),其实正说明人们对善恶自有报应内
家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充满亲情和爱情的港湾;她带给人安全,她带给人希望,她带给人无限的温暖和回忆。一个正常的家,会让人依依不舍;一个不正常的家,会让人如坐针毡。一家人,应当互相欣赏赞叹,互相尊重奉献;不可相互指责抱怨、轻视索取。分工合作,上下同心;内外有序,和乐融融。
依于经论所说,三宝通常分为理体三宝、一体三宝、化相三宝和住持三宝。理体三宝是从理上来说的,其中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佛宝,灭谛无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初果至四果圣人)是僧宝。一体三宝又叫做自性三宝,这是说我们在自性上本来具足佛法僧三宝,只是在迷的时候隐没了。
作为佛弟子对合掌肯定不陌生,佛教当中所有的像他都是表法的,背后是有含义的。我们说宇宙是一大天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人也是宇宙最经典的缩影。一切佛菩萨也是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首先它表达的意思,合者就是和谐,代表和平友好、团结。如果我们手握拳或者手拿武器表示争斗;双手抬起表示赤手空拳,即无争斗之义;又因为一只手也可以伤人,现两掌相合,则表示无伤他人之义,十指合于一处表示十方力量的聚集、团结。
发愿是我们学佛菩萨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有差别,内心的力量也有强大、羸弱的差别。对于那些心力羸弱的众生来说,誓愿力很难坚持。一切的身口意行为,造作的业力都是自造的,而不是佛菩萨强加给我们的,我们违背了自己的誓愿,佛菩萨会悲悯我们,告诉我们应改过自新,且坦然面对未来的果。即便没有发愿,但是做了可以感召烦恼的业,还是会感召恶果的,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乘”是运载之义,譬喻诸佛教法犹如舟、车,可运载众生到达向往之果地。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照众生的不同根机,将佛法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依此五乘教法,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人乘,修持三皈五戒,可运载众生超越三涂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生于人道,人乘犹如小艇,刚可渡过溪流山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