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禅师,有些人天生有阴阳眼,能看到鬼道众生,甚至在有人往生时能看到死者的气只有呼,而没有吸。请问此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禅法呢?帕奥禅师答:这种能力称为「业生通」,意即由业力所产生的特殊能力;该业力可能是他们在过去世禅修的业所产生。(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我要为大家详细地解说《大念处经》。这部经是佛陀住在俱卢国(Kuru)的剑磨瑟昙城(Kammasadhamma)时所开示的。据说,在剑磨瑟昙城里没有适合世尊居住的处所,但在城外则有一处水源充足、风景宜人的大树林,世尊就住在那个树林里,并且以剑磨瑟昙城作为他托钵的地方。(帕奥禅师)
问题:有一位老比丘尼自称是禅修者,常对信徒说她在禅修中常看到鬼来找她。请问禅师,禅修者要修到什么境界,才会常看到鬼来找他(或她)超度?禅修者是否要得到天眼通才会看到鬼道众生?帕奥禅师:鬼道是很低下的一类众生,我们很难帮助他们。(帕奥禅师)
问题:释迦牟尼佛曾为诸阿罗汉授记:经过几劫后,将在何地成佛。但是阿罗汉因烦恼已断,不再受后有,等这期寿命穷尽时,就进入般涅槃。是否会因佛陀的授记而下生人间等,因为他的心中没有烦恼、爱着的缘故,能够施舍身心财物给与众生。(帕奥禅师)
在《转法轮经》及其他某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须陀洹道而言;在另外一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阿那含道而言。须陀洹是证悟涅槃的四类圣者当中的第一类。「须陀」意为「流」,即指圣者之流;「阿洹那」意为「进入」。因此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进入圣者之流的人。(帕奥禅师)
这本书收集了帕奥禅师于1999年4月6日至5月20日期间,在台湾月眉山灵泉禅寺由弘誓文教基金会主办的禅修营里所讲的十四场开示及五场问题回答。这些开示及问答都事先准备好,再由禅师读出英文讲稿,及由翻译员读出中文讲稿。(帕奥禅师)
戒、定、慧三无漏学乃是佛教的修学次第,此三无漏学可使凡夫成就圣位。觉音论师所造的南传《清净道论》即是以戒、定、慧三学为大纲,以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为修学次第。缅甸帕奥禅师指导禅修,不仅依据《清净道论》,还依据巴利圣典及《阿毗达摩》注疏,(帕奥禅师)
在修行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障碍。我们无法说那些障碍单是女众才有,男众没有。不论男众或女众,都有智慧利的人。因此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不但男众方面有上首弟子,女众方面也有上首弟子。不论你是男人或女人,都必须精勤修行以克服欲贪、(帕奥禅师)
问1:感谢昨天发的「安般念简介」。我很认真地去了解它并且感受它,所以今天进步很快,更加专注,更加有正念,更加有信心。但是前几天静坐时一刹那间忘记自己身体的存在,只专注到息经过接触点,被此不曾有过的感受吓了一跳。(帕奥禅师)
请问:禅师,有些人天生有阴阳眼,能看到鬼道众生,甚至在有人往生时能看到死者的气只有呼,而没有吸。请问此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禅法呢?帕奥禅师答:这种能力称为「业生通」,意即由业力所产生的特殊能力;该业力可能是他们在过去世禅修的业所产生。
问题:有一位老比丘尼自称是禅修者,常对信徒说她在禅修中常看到鬼来找她。请问禅师,禅修者要修到什么境界,才会常看到鬼来找他(或她)超度?禅修者是否要得到天眼通才会看到鬼道众生?帕奥禅师:鬼道是很低下的一类众生,我们很难帮助他们。
问题:释迦牟尼佛曾为诸阿罗汉授记:经过几劫后,将在何地成佛。但是阿罗汉因烦恼已断,不再受后有,等这期寿命穷尽时,就进入般涅槃。是否会因佛陀的授记而下生人间等,因为他的心中没有烦恼、爱着的缘故,能够施舍身心财物给与众生。
在《转法轮经》及其他某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须陀洹道而言;在另外一些经中,法眼净是指阿那含道而言。须陀洹是证悟涅槃的四类圣者当中的第一类。「须陀」意为「流」,即指圣者之流;「阿洹那」意为「进入」。因此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进入圣者之流的人。
这本书收集了帕奥禅师于1999年4月6日至5月20日期间,在台湾月眉山灵泉禅寺由弘誓文教基金会主办的禅修营里所讲的十四场开示及五场问题回答。这些开示及问答都事先准备好,再由禅师读出英文讲稿,及由翻译员读出中文讲稿。
戒、定、慧三无漏学乃是佛教的修学次第,此三无漏学可使凡夫成就圣位。觉音论师所造的南传《清净道论》即是以戒、定、慧三学为大纲,以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为修学次第。缅甸帕奥禅师指导禅修,不仅依据《清净道论》,还依据巴利圣典及《阿毗达摩》注疏,
帕奥禅师,1934年6月24日出生在缅甸中南部伊雅瓦底省兴答达镇,10岁时依止 伍 索那长老披剃出家受沙马内拉戒。20岁于兴答达镇的耶吉戴迪寺礼请明嘎喇西雅多 伍 般雅长老受比库戒。 1981年帕奥禅林前任住持 佩窦 西亚多 伍 阿嘎般雅长老去世后,他成为帕奥禅林第三任住持。
在修行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障碍。我们无法说那些障碍单是女众才有,男众没有。不论男众或女众,都有智慧利的人。因此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不但男众方面有上首弟子,女众方面也有上首弟子。不论你是男人或女人,都必须精勤修行以克服欲贪、
问1:感谢昨天发的「安般念简介」。我很认真地去了解它并且感受它,所以今天进步很快,更加专注,更加有正念,更加有信心。但是前几天静坐时一刹那间忘记自己身体的存在,只专注到息经过接触点,被此不曾有过的感受吓了一跳。
问:怀孕多久之后堕胎会造成杀人罪? 帕奥禅师答:结生心一生起就是有了生命,堕胎造成胎儿的命根断绝时,即形成了杀人罪。
问: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怎样持戒才能不受地狱恶道烧烤,享有大功德?升天之论是什么?诸欲的过患是什么? 帕奥禅师答:这种教法称
问:一般认为人死后还有一个灵魂,是永恒不死的,这是常见。佛陀要我们舍离常见和断见,采取中道。如何才能采取中道呢?而我们承认人如果没有解脱的话,还要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就表示还有一个灵魂的自我,这不就是常见吗?在汉译的《杂阿含经》里谈到八圣道分可依世间与出世间的
问:五蕴的定义为何? 帕奥禅师答: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色是物质;受是感受;想是内心烙下印象;行包括许多附属的心理现象(心所);识就是心。色蕴是十一类物质的集合,即包括过去的、未来的与现在的、内在的与外在的、粗的与细的、低劣的与高尚的、远的与近
问题:有一位老比丘尼经常对信徒说:你以前堕胎的婴灵现在正跟着你,你累劫的冤家债主正跟着你,障碍你的一切,所以你的事业才会失败、会生病、家人不和、争吵不休,你会得癌症。请问禅师,堕胎的婴灵及累劫冤家债主真的会二十四小时跟着自己,等着报仇吗?
问题: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入佛位,同时也成为一位阿罗汉。他不必从证悟初果开始,再一直修行到四果。佛陀的弟子里是否也有不必证悟前三种果位,就直接证悟阿罗汉果的人?帕奥禅师:根据南传佛法,事实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
问:白衣居士是否只能证得阿那含果?若要证得阿罗汉果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来继续修学?证得了阿罗汉果的居士可否接受出家众顶礼? 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在家人也能够证悟阿罗汉果。例如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就是以在家人的身份证悟阿罗汉果。然而证悟了阿罗汉果的在家人必须在证悟阿
问:每个人都可以修禅吗?是否有不能修禅的人?是否有人一直修禅,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却都没有禅相发生?这是不是因为业障重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 帕奥禅师答:每个人都可以修禅。然而,有些人无法得到禅相,这可能由于他们过去的业障、或不够精进、或得不到善知识引导、或方法
问:在家人犯五戒是否可以出家? 帕奥禅师答:通常是可以的,除非他所犯的是非常严重的过失,例如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淫污比丘尼等。符合受戒资格的居士在求受比丘戒之前必须先受沙弥十戒。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问:佛陀是否会「作梦」?作梦时是否有正念? 帕奥禅师答:包括佛陀与辟支佛在内的所有阿罗汉都不会再作梦,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所有的迷惑幻想,在巴利圣典中,这称为(远离颠倒梦想)。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问:习性是否是造业? 帕奥禅师答:好习惯是善业,坏习惯则是恶业,但阿罗汉的习惯则属于唯作,不是善业,也不是恶业。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基本上任何的逆境、生病,特别癌症,最重要的是忏悔业障,忏悔从心忏比较重要,她内心里面她能够忏悔;除了忏悔就是积功德,增加自己肉体的福报,打斋、布施便当、布施食物、放生。
就像各位你现在吃素了,你希望你儿子也可以吃素,但是你不能把一种强压他的罪恶感一直告诉他,对他没有帮助,但是你如何在潜移默化里面,或是在他日常生活里面,慢慢地去感受到一个吃素人的人格、心态,以及这个吃素对世界的影响,慢慢去教育他,去影响他。
财布施会有穷尽之时,而法布施时时增长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受财布施者,他所得到的是当前的利益,而受法布施者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得到利益,就算是在以后的无量世之中,这些法益也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他,直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止。
我现在问大家啊,这样(法师举起右手)你们看见什么了?(法师连问三遍)问每个人都看见什么了?你们看见这个手了吗?(众:看见了)错了,你们该看见的都看见了。因为眼前的虚空这么一大片,你看你居然都没看见。我问你看见什么了,你说“看见您的手了”。
法界宇宙万有的本体是诸法空相。所谓的“诸法”即是前面所讲的一切缘起之法。缘起之法在我们凡夫的认知中,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这即是缘起法的特性,既然是众缘和合的产物,必然有无常的变化。
当别人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如果拼命地说别人有那么好,那么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妄语?当然是一种妄语!所以我们需要理性,不能一厢情愿。但是,我们习惯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地跟风!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大家都会这样讲,并没有考虑这是有可怕的后遗症的。
如何从过去的一年走出来,迎接新的每一个成熟的时光?一切过去已经过去,一切未来需要珍惜和创造。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活的历练,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人也有他的责任,他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如果没有佛法的知见,我们很难知道人生是什么,每天在人我是非、妄想
你说我现在愿意往生,等一下我愿意再轮回,天天在轮回,天天愿意在轮回,那你到底有没有信啊?你信的力量还不够。如果你现在按照“现在愿往生”的这个愿跟往生完全融为一体的时候,包括刚才念的阿弥陀佛,念得很清净的时候,你生活当中人家跟你吵架,你还跟人吵吗?
因为有宿世的熏习,所以这一世看到自己前世的东西,或者听到前世听闻过的法,就会特别欢喜。比如宿世喜欢净土法门的修行人,这世听闻净土就更加喜欢,过去生的习气也可能延续到这一世。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用以观察自己和他人。
我们在娑婆世界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就生莲花一朵,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带着莲花来接引我们。在我们最初发心念佛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会有莲花生出来了。你越精进,莲花就开得越茂盛;如果你懈怠了,莲花就枯萎了。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