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静坐如何入定?入定后应如何?答:静坐是静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佛家、道家专有名称,看你要修哪一禅定,百千法门,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义就是把一个东西定住,念头像一颗钉子钉住,像一颗珠子放在那里,珠子是活动的,把它定住,摆在一个中心点,专一不动。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佛学里佛法的五眼,五种眼睛的分类,文字都差不多。是佛先提出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佛有没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经的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经作十二种的分类,其中一种是「自说」
你看药师佛的第六大愿,与中国文化儒家孔孟思想,《礼记·礼运篇》大同世界的思想一模一样。宋朝大儒张横渠(张载),在其名著《西铭》就说到:‘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的人,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天下有病痛残疾的人,穷困孤寡的人,要爱护他如同自己
为什么念佛持咒经久没效果?譬如我们讲八识,整个八识包括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八个识合拢来是一个总体,叫做心王(心)。“心”是个总代名称。换一句话,我们中国佛学由梵文翻译成中国的佛法以后,这个“心”字,我们常常*****,
我从来未正式传授过密法,实际上西藏密法(密宗)的几大教派,我都是大阿阇黎,无论红、黄、花、白教乃至东密,我都有资格传授。但我不传,为何?怕大家搞迷信。真的密法非常严格,教的没法教,学的也没资格学。以前传过几次,皆非正式的。这次传法,也算大家有缘。
念准提咒,对于初学者,是否需要记数以及基本的遍数?初步的念学准提咒子这个法门,最好是记数字念!记数字在别的法本上告诉你--念满20万遍就有效果,那是过去哦!现在这个时代众生的业重了,起码念满100万遍,你要记数字,每天念多少记下来。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问题来了,前面一路下来都是讲般若,是菩萨六度里最后的一度──智慧成就。所谓的六度也已经说过,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换句话说,这也是学佛的一个次序。
问:静坐后可否立即洗澡?答:这个没有问题。问:吃饱后可否立即静坐?答:初学静坐的人,刚刚吃饱了不能静坐,因为肠胃正在忙着消化,不适合静坐。对静坐已经有心得的人来讲,吃饱了马上去静坐,一下子就消化了。初学的人最好吃饱以后休息半个钟头到四十分钟以后再上座。至于肚子饿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坐?初学的人最好是不要太饱也不要太饿。
一般问题:一、没有师父指导,可不可以自己修学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答:可以啊,没有什么不可以。现代人最流行讲走火入魔,其实没有什么火,也没有什么魔。只是静坐的理论、静坐的方法搞不清楚,再加上下意识里有些神秘观念,以发精神、思想不纯净,
《药师经》经云: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绳缚鞭挞,系闭牢狱,或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
我过去在大学教书,很多年轻人来问我爱情哲学,什么是情爱欲?我说,这三个字不管怎么分类都是混蛋,总而言之都是荷尔蒙在作怪。当荷尔蒙升华了,没有欲念了,就成了爱,爱再化掉了,就成了情。情就是痴的根本,情加浓一点就是爱。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中文有一句俗语:“随遇而安”,安与住一样,但人不能做到随遇而安,因为人不满足自己、不满足现实,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追求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理由可以讲很多,追求事业,
南怀瑾大士:为什么我提倡读书无用论?我现在还发现读书无用论,拿到博士没有用,将来博士会越来越多。为什么我提倡读书无用论?我发现中国的经验,包括我在内都 是乡巴佬,乡下的小孩子出身,因为读书害了自己一辈子。
编者语: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第四十九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佛祖到底悟了什么? 佛陀所证悟的是:我现在知道的和
南怀瑾:念药师佛能解除灾难吗《药师经》经云: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第十大愿
南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与《永嘉大师禅宗集》相互的关系如何?何以本学期我们将此两种课程安排在一起研究? 常证师:《永嘉禅宗集》依我研读结果,后半段所说以明心见性为主,即是般若的觉照;换句话说,必须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根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根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
一、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是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法则导致的铁律,同理,收获越多,福分就会越少。二、心灵越丑痛苦越多:这是宇宙因果机制的反映,意思是说,若某个人一生烦恼多、痛苦多,就证明此人心灵丑陋。三、结构越美相貌越美
什么是教育呢?不是现在从小学、大学、研究生所学的,那只是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是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普及。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明了因果法则。也就是说,教你怎样做人的才是教育。
怀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怀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舌头完整,上面布满莲花状舍利子;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讲到这里,我想起台湾广钦老和尚的故事。广钦老和尚一辈子不吃饭,只吃水果,在台湾很有名。当年,他曾在福建泉州的清源山洞入定,一定就是几十天。他虽然不认识字,但大家都说他有道,也有些灵感(不算是神
死了的人,怎么样产生中阴?就是这个生命死了,还没有转变成另一个生命以前,中间存在的这一段,叫做中阴,中国人普通叫灵魂。中阴身不是鬼,鬼是鬼道的生命,已经是另外一个生命了。中阴身虽不是鬼,可是比鬼还厉害,中阴身有神通的哦!人死后变成中阴身的时候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佛学里佛法的五眼,五种眼睛的分类,文字都差不多。是佛先提出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佛有没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经的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经作十二种的分类,其中一种是「自说」
大家把每一个人的生命配合圆图看看:头上面是乾卦,下面在密宗就叫海底,在中国的医学叫会阴,男女都一样,不过女性的用法不同。这是我们人类生命的开始,会阴也就是复卦。所以中国的道家又产生了一套方法,除了医学上十二经脉以外,又有奇经八脉。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须我来饶舌多
《楞严经》的价值一直被大家所公认,本文所讲的其实就是对不同悟性的人,采取的不同方法,如果只用一法很容易出现偏差。阿难与大众,蒙佛不厌其详的开示,慧性觉悟,忽然圆通得到再无疑惑的地步。虽然领悟到一六解脱的道理,但是还没有达到圆通的本根。
怎么学佛呢?很简单,“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不要自扰,不要做个庸人,就是学佛法门。你说我心里放不下,怎么放不下?这话中已经有答案,是你心里放不下,找我有什么办法?佛也没办法。聪明的人一听就懂了,放下就没事了嘛!对不对?什么是用功最好的办法?
学佛的人同时也要做到“随喜功德”,不只是对佛菩萨要随喜功德,十方一切诸众生的功德也都要随喜。这世界上各个不同的社会,有很多人并不学佛,也不修道,也不信宗教,但他们是菩萨,所做的事是对的,这也都要随喜。不要认为你们出了家,念佛拜菩萨,学禅修密才是对的,
古今中外一样都是做人难,既然生而为人,虽难也总归要做人的。做人的难处,在于会有孟子说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想不到和过分的恭维会来。例如,一见面就说“你真了不起”,其实有什么了不起?说不定真的还起不了。
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孔子这几句话都是相对的,“死生”相对:“存亡”就是得失,成功与失败;“穷达”,“穷”就倒霉,没有钱当然属于倒霉啦!“达”就是通达,样样得意;“贫富”,有财富与贫穷;“贤与不肖”
我一辈子研究哲学宗教,为什么重点在佛法呢?中国儒家、道家跟佛家一样,但是没有佛交代得清楚。佛已经修证悟道,知道我们一切众生、所有一切生命、整个的宇宙,有个总的共同生命,是不生也不灭的,永远不变的。这个在哲学上,中文翻译叫做“本体”
依循正规静坐的法则,倘若气机通过“任”“督”二脉,则会发生犹如道家所谓的“大周天”与“小周天”的种种景况,而且都有正规而准确的反应。乃至犹如密宗所谓的三脉四轮都打通以后,又应该怎样,才是合于修遣的规范呢?这个问题,倒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座诸位都想研究佛学或者佛教,不晓得有没有人研究过它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这个很重要。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资讯发达的复杂环境中,想要了解佛学,首先要了解这位教主释迦牟尼佛。他是印度人,他出生的时代,差不多同中国的老子、孔子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
不论大小乘的修持,均以布施为先。布施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是“仁”的发挥,人字旁加个二,就是人和人之间,只有爱人,慈悲他人才称得上仁。悭吝是舍不得施舍,吝比悭好一点,吝是比较上舍不得,即使拿出来给人家也不过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
佛经中有六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其中宿命通能了知自身及六道众生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这种神通如何才能获得?按照佛教说法,可以通过真正禅定修得,也能通过虔诚念佛报得。有些人过去生的善业重、恶业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