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指完全具备,无一遗漏。在家菩萨出家后需要“穿衣吃饭从头学,轨度格物与俗别”,将熟悉的世俗生活转为修道生活。新受戒的沙弥(尼),刚刚进入僧团修学佛法,对僧团的礼仪轨范、修学要领等所知尚浅,举手投足、起心动念很容易与戒律、法义相违。这个时候,如果能得到阿阇梨的摄受和悉心指导,就会于内增长道心,对外彰显出可观的威仪幢相。
“威仪”,指威严的气质,也就是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左传》云:有威严而使人敬畏叫做威,有仪表能令人仿效叫做仪。道宣律祖解释“威仪”二字时说:“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并由内怀正法,故使器宇超伦也。”意思是,出家人遵循三世诸佛的修道轨则,外表威仪超群,内心秉怀正法,所以自然显现出异于常人的非凡气质,令人见后心生欢喜敬佩。
有这么一则故事: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托钵乞食途中突然内急,便在附近的道边解手。路人见了,议论纷纷。
一个人说:“佛门规矩很讲究,走一步路都要求端正,行为举止很优雅。这个比丘太不像话了!”
另一个说:“我看他是假的,穷极无聊才做托钵僧的!”……
这些话全让比丘听到了,他的内心感到十分惭愧。
这时,恰巧有一个祼形外道,赤身裸体地走了过去。然而,人们对他却视而不见,也不议论他的行为。
这种反差使比丘感到很惊讶,他心想:我不过是因为内急,无奈才在道边小便,人们为什么要说三道四呢?
外道也在想:我一丝不挂、大摇大摆地走着,人们却不批评我,而去议论这个沙门在道边小便,甚至怀疑他是假冒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前去对比丘作礼说:“恭喜沙门!”
比丘很纳闷,回答说:“你别开玩笑了!我今天内急,遭到人们的议论,心中已经惭愧不已,喜从何来?”
外道回答说:“人们批评你,是表示对佛门的尊敬。人们不屑批评我,是对我的轻蔑。你追随佛陀,归依了正法,难道不是可喜的事吗?我也要随你归依佛陀,信奉正法!”
听完外道的解释,比丘的疑惑顿时消除了。
“学威仪不辱僧相,改毛病早证菩提。”出家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正法。良好的威仪不仅可以使我们内心寂静不浮躁,对外也能令众生生起对佛法的信敬之心。
摘自:学习《净行品》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初一何时上香最好? 智渡法师答: 一日之计在于寅(3:005:00),早起悦泽最好! 智渡法师问答专题 更多智渡法师佛学内容
往往我们很多人,都是有了病才来念佛。念佛求病好,灵不灵呢?你说不灵吧,有很多人念佛病就好了;你说灵呢,我念佛半天,还没好,在那里着急。 灵不灵取决于哪个方面?看你的心是不是虔诚,另外,看你的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狗的福报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 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 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
智海法师答: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 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南无阿弥陀佛。这下面好几个问题比较类似,就一道来回答。问1:念佛专注的时候,我的额头眉心处总会觉得不舒服,很难受,这是为什么?问2:我母亲念佛二十几年了,不论出声还是默念,头顶都会不断地震动,有时还会头晕、头痛,这是为什么?不念佛的时候不会有这种现象。
我看佛书上说,人去世后49天又投胎了,那为什么还总会有已故很久的亲人托梦,或有附体的事情?母亲去世很多年了,可在过节的时候,为什么总会梦见她老人家,家里人说烧点纸钱,烧完后真就不再做梦了,为什么?还有最近家里有个外甥女,突然好好的就头痛的不行
“佛所悟”的世界和“我所执迷”的世界是不同的。“我所执迷”的世界是物理的世界,是“贪嗔痴慢疑”的世界,而对于精神的世界,我们却-窍不通。所以,我们想明白“我所执迷”的根源是什么?要从物理的世界开始探讨,追究到最后,才知道“因缘空“的道理。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修行?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正报跟依报。正报,从心下手;依报,要修福、多结善缘。记得,多帮助苦难的众生,帮助无量无边的众生,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允许自己犯错,有勇气去接受自己犯错,原谅自己犯错这一点很重要。所谓允许犯错并不是纵容自己去犯错,而是自己在不小心犯错了之后,你要懂得去原谅你自己,这是你对自己的肯定、保护和支持。
我们佛教就是修这个,念一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里面讲要知恩报恩,有的人都忘记了,佛教的因果写得很清楚,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欠人债,再进一步要向他报恩。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尊者也曾经“闻歌起舞”,这就是习气。大迦叶尊者,曾经一听到别人唱歌他就开始跳动,而他是一位非常讲究威仪的大比丘,但是一听到音乐他就自觉不自觉地舞动了,就开始折腾。这是什么原因呢?前生遗留的习气而已。
清明是思忆先贤,慎终追远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五百年前的周代。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通过缅怀先人嘉行懿德,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根本,知恩报恩,常行孝顺,这是清明节对于我们现代人的首要意义。
道念如果不坚定的话,修道就断断续续、进进退退,如果你没有非常用心地去修,你就不晓得这种打坐修道的快乐。大家现在在修道上会觉得很苦,两条腿苦坐在那里,心里想:为什么要坐在那里那么苦呢?如果修道真的是那么苦的话,就没有人修了。因为苦尽之后,甘自然而
小时候如果某一天做错了事被老师批评,只要内心没认为自己有什么错,那么即使表面上对老师的批评认真接受,这种看上去的“诚恳接受虚心改正”也是靠不住的。何况几十岁的成年人呢!何况这世上许多事情确实没有对错之分,只在于每个人基于自己的三观作出的选择不同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普贤菩萨的圣诞。一说到普贤菩萨,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那首“普贤菩萨赞偈”: 大行菩萨称普贤重重愿海浩无边;端严示坐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宝莲;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于无量劫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广大行愿成就了无边的功德。我不
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流浪,我们接下来的生命,下一期的生命会到哪里去?你要相信确定自己必然会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去,这叫深信不疑啊,丝毫都不疑。
“还愚者之心而念佛”,这跟法然上人的风格是一样的,法然上人说“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问很多问题的,都是自以为聪明的人,或者本身就喜欢东想西想的人。有些老人家,他就很简单,你跟他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
《金刚经》不断地提示我们,所谓“梦境”,本来就是似有似无,像过眼烟云般不容易捉摸的东西。你能分辨“梦境”“云烟”是真是假,而不断去追逐、捕捉吗?如果说“梦境”与“云烟”是真的,为何它没有实性,硬是从你的指间溜走?如果说是假的,又为何在你的记忆里,
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就是禅的心,就是有回旋的空间。为什么要学习佛的心?就是不住相,各位,不住著相,就是佛的心。为什么要向佛学习呢?有弹性就是智慧。自己有了佛的心,无所住,这样才有弹性,这样才有回旋的空间。
在临终的时候是「随习、随业、随念」这三个会障碍你去修行的……所以很多人跟我讲说:师父,我要发菩提心 ,我往生的时候一定要把我的大体布施给众生。往生的时候,赶快把大体布施给众生,把你的器官赶快挖一挖给众生,请问一下,有想大体捐赠的,举手!
受持,一般来说叫“信受奉行。”“信受奉行”这里面只是讲信受,这个信和受,相信呢是一方面,你还要受持。相信是相信了,我怎么去落实、怎么去做?首先是我要接受。我自己要接受,我的内心有这种感受能生得起来。你相信了净土法门,你怎么去感受这个《阿弥陀经》?
一直放大自己的烦恼,一直放大自己的不幸,后来就变成真正不幸的人,为什么?内心里面卡着一层厚厚的观念:我委屈、我不幸、我被人家欺负,他不晓得这一些是增上缘,所以哲学家说:“放大自己的不幸和烦恼,就会变成真正不幸的人。”
所以心怀怨恨的人,往往见了任何人,都把对方看作冤家仇敌,随时都有可能跟他人结下恶缘。这样的人,随时可能同他人过不去,有这样一句话说:“好语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究竟是要干什么呢?整天带着愤愤不平的情绪来学佛,将毫无意义。
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有人要做消灾、超度都可以。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而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凡是求消灾免难、求长寿健康,求超度往生,求福、求慧都能满足。我们不但要求观世音菩萨加持,也要向观世音菩萨学习,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行动是来自于他大智大
流通分就是要劝信,不但要别人信,自己也要信;不但自己要信,还要让别人也要去信。这个信,不是勉强的信。当然,我们信佛也不是勉强的信,当我们对生命有疑惑了,我们不知道生命的答案在哪里,那么有智者告诉了我们,至少比我们没有学佛的状态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了
你看到你的心是阿弥陀佛的时候,你也可以看到别人的心是阿弥陀佛,这很简单的道理,要练习这个叫「一心念佛」。各位一定要开始修你的心,心里念阿弥陀佛,看极乐世界,清净、平等、慈悲,以这样阿弥陀佛的心去看别人,你要开始修行、念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