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语。又称回向偈,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净土宗多以唐善导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
根据国际君友会佛教典藏,记载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词,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门。回向,梵语Parināma,又作转向、施向。《大乘义章》卷九云:“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予他者,并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回向于佛道。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
(梵 Parināma)一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
回向即是“回己善根,有所趋向”,将所造善根力集中加于某目的,使之尽快得以实现。
放生回向文是在放生仪轨当中的最后一步,它可以把你所行的善与积的德回向到某一个目的从而促使它的实现。因此放生回向文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来向你介绍一下放生回向文。
一、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等也如是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二、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永离三途,息灭诸苦,同得解脱,共证真常。
三、愿以此功德回向过去现在未来佛法僧三宝、本尊上师护法三根本,祈愿三宝三根本总集之上师恒久住世,加持我等与众生,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四、愿以此功德回向十七世大宝法王——乌金钦列多杰、上净下空老法师、海涛法师,回向所有具格具德具传承之法王、上师、仁波切、法师、大德诸善知识、菩萨圣众,祈愿菩萨圣众法体安康、寿命无量、恒久住世、弘扬正法、普利有情、破迷开悟、入佛知见、菩提心坚固、速证佛果。
五、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成为众生断恶修善、皈依三宝、持戒修行、生起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智慧之缘起。
六、愿此功德成为法界众生出离轮回、永离三途八难之苦,究竟解脱之善因。
七、愿此功德以佛菩萨及诸上师众生本有之无二无别大慈悲力化现无量无边,庇佑有情、化解有情彼此怨结、令其等怨仇融化、不相争杀、不相欺凌,彼此皆能合谐相处、互帮互敬、互谅解宽容感恩的同时,福慧增长、善行增长、速发菩提心、疾病净除、内心永无贪嗔痴慢嫉妒等五毒侵害及诸魔障碍,六时安康吉祥、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八、愿此功德回有情,未学佛者,早日得闻佛法,发心修心,已学佛者,菩提心坚固、所生所居之处正法久住,永无温疫横祸、永无天灾刀兵劫难,精勤修习正法,更加勇猛精进,依教奉行,速证无上正等正觉。
九、愿诸有情以此功德力及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能够入佛知见,踏上佛喜道,念念增明,救护众生,常如已想,命终生净土,无有诸障碍,见阿弥陀佛,证无生忍,分身尘刹,尽未来际,广度众生。
十、愿此功德回向捐赠善款救助众生的善人菩萨及其全家无始劫来的怨家债主、六亲眷属,入佛知见,善念相继,心想事成,诸事顺利,吉祥安康,早成正果,早日成佛,并愿捕生迫害宰杀贩卖众生者,回心向善,生起正见,同得解脱,共证真常。
十一、愿此功德回向天下学子,健康平安,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学业有成,皆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以所学之知识造福社会大众,圆满菩提资粮。
十二、愿此功德回向汤懿哲,愿汤懿哲今年顺利考上香港理工大学,于六道梦境示现佛化家庭之殊胜,引领有情深信三宝,皈依三宝;并愿汤懿哲结缘高僧大德,开其智慧,体证空性,悲智双运,承担佛陀家业,弘扬正法,普利有情。
十三、原此功德回向天下所有父母,愿父母们深信佛法,永离邪知邪见,入佛知见,深信切愿欲生西方极乐净土,现世安康无病无灾,命终寿尽提前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愿力不退,佛号不断,一心不乱,得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四、愿此功德回向一切护法龙天勇士空行,护佑一切修行者,菩提道上无有后顾之忧,佛心坚定,冲破一切障碍,速证佛果,究竟解脱。
十五、愿此功德回向天下所有为人之子女、学生者,皆能敦伦尽份,憩邪存诚,慈心不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修十善业,未发心者令发心,已发心者令感应道交,增上其信心。
放生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放生完毕。对佛像前至心礼拜。白言:
弟子某某某,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我遵佛之明诲,今行放生,已得若干善业,以此功德,愿我罪业消除,冤衍解释;所修善根,日益增长;命终之际,身心安稳,正念分明,蒙佛接引,生极乐国。
七宝池内,莲华之中,华开见佛,得无生忍,具足佛慧。
以大神力,凡我所放一切生命,以及十方无尽有情,尽得度脱,成无上道。愿佛慈悲,哀怜摄受。发愿已,念佛或百声千声万声,随意多少。
大悲咒 (一或三遍):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怛侄他
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可以预先加持准备好),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在什么都不具备或紧急的情况下,可大口出声念“南无阿弥陀佛”,让所放众生听的清楚真切,在八识田中种下金刚种子,等到因缘具足,种子成熟,自有开花结果,修成佛道,彻底脱离苦海的时候。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或“阿弥陀佛”佛号,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细心周到:放生地点宜选择人烟稀少
救命放生一直是培养慈悲与践行修学的佛教传统之一,是佛教慈悲心的直观体现。放生可以使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马上重拾生机,因此具有无量功德。 法德放生活动是由【弘善法德】机构发起的一项以弘扬【众生平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积德,放生就是改变命运。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但是关于放生的日子,就没有什么说法,只要你有心,天天都是放生日。但是放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要做到真正的放生。放生要看缘分,缘分到了就是最好的时间。你放生不是攀缘,而是说你碰见了,别人要杀生,你当下救那众生,不为自己着想,哪怕多花钱,完全来救它于水火,然后给它做三皈依,众生最需要你救它而又让你碰见了这叫放生的最好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你等于救了一条人命。
问:放生一定要念咒吗?答:放生不一定非念咒不可,当然念咒就更完美一些。假如你放生忘记了念咒念佛,现在念依然来得及。若你不会念往生咒,只念阿弥陀佛就足够了。念皈依的方法,就是这样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三次)
放生泥鳅的好处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
一位师兄写的。蛇莽极具灵性且嗔心重,故放生蛇莽功德极大,消业增福效果明显,放生蛇莽的注意事项等。十几年放生生涯中,曾放过各式各样种类不同的蛇,有粗若碗口的蟒蛇,也有细如筷子的“风梢”,有性情温和的“乌灵”,也有狂野暴躁的“王蛇”……
放生泥鳅几天放一次?放生泥鳅的日期没什么讲究,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去放生,泥鳅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放生一尾鲤鱼的功德不单是一条生命,还包括鲤鱼妈妈肚内的鱼卵。鲤鱼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征,由于鲤鱼的「鲤」和「利」同音,故春节期间老百姓都喜欢在家中饲养鲤鱼,有「家家得利」之说。记得儿童游戏中有「放生大鲤鱼」玩 法,而真正的放生鲤鱼是从唐朝开始,唐朝皇帝姓李,而鲤与李同音,犯了皇帝的忌,于是把鲤鱼改称为「赤公」,当时朝廷还颁了一项法令,规定捕到鲤鱼必须放 生,全国上下不准吃鲤鱼,谁卖鲤鱼就要受罚,并且打60大板。
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被擒被抓被关被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放生的对象没有限制。
问:放生时咒语怎么念?答:南na无mo阿ā弥mí哆duō婆pó夜yè哆duō他tuo伽qié多duō夜yè哆duō地dì夜yè他tuo阿ā弥mí利lì都dōu婆pó毗lí阿ā弥mí利lì多duō悉xī耽dān婆pó毗pí阿ā弥mí利lì哆duō毗pí迦jiā兰lán帝dì阿ā弥mí利lì哆duō毗pí迦jiā兰lán多duō
一、回向诸佛菩萨: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二、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永离三途,息灭诸苦,同得解脱,共证真常;
有善士一家来寺院找师父,自述小孩无故全身疼,医院检查不出结果,所以求助佛法。小孩母亲:“看到小孩生病,心里难受。”师父:“这是你们宿世的因缘,是一家几口之共业。”稍顿了顿,师问道,“你们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杀生?”
将被捕获之鱼、鸟等生灵放入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类宰割、烹食,是佛教表达慈悲理念的常见方式。佛教徒在放生之时依仪式进行的法会,即为放生会。放生义举源于经典中戒杀生食肉及积极救护生灵的理论,据《梵网经》卷下所载: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一切男子是我父,一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杀业,吃很多的众生肉,这些冤亲债主都会附在我们身上。不要不信邪,真的是这样。在台湾,我们常去关怀老人,看到有些老人杀猪的,杀鸡的,临终的时候都死得很难看。有一个杀猪的,我们去帮他助念,他临终的时候,猪来讨报了,他的身体没办法排泄,中了尿毒,整个身体肿起来,头肿得像猪头一样,他晚上都看到猪来咬他的身体。
请师解惑:阿弥陀佛请师父开示,有位年轻人21岁,医生说他心跳不好只能活到40岁,他好伤心,年轻人还不懂佛法。恳请师父开示,要怎样帮助他度过这一劫?应该特别放生什么动物吗?湛严法师慈悲解惑:菩萨阿弥陀佛!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我们在家几个佛友组织了放生小组,定期放生,这是着相吗?达照法师答:阿弥陀佛!活着,是所有众生最宝贵的财富;你不要管它活得质量怎么样,只要有生命,都要被尊重和善待。这就是佛陀最伟大的地方:慈悲利物。
重点是你对蚂蚁很慈悲,新加坡有红蚂蚁,小的,黑蚂蚁,大的,跑来跑去,你看它们吃什么,就把食物放在什么地方,让它们不会被踩到。
“护生园”就是建了放生用的,那你要建多大?主要放什么生命?建设的这个护生园是放什么种类的众生?是水族众生,还是陆地的众生?是适合哪些气候、水土的众生?这些你都要考虑。它们来了适合在这里吗?还有,你资金够不够?除了建园投资,你还得有长时间的后续资金来养这些生命。
元朝的时候,有一位富商求子,他听说太岳真人可以召请来神仙判事,非常灵验,于是这位富商就前往叩问太岳真人关于子嗣的事情。神仙判说:“因为你前生杀业太多,使得物类绝种,所以得此果报。现如今你一定要放满八百万生灵才可以赎罪。如果误伤一虫,必须再放一百生灵才能准数。想要挽回命运这是最重要的事
吃素、放生当然是有功德的了,不会白做,帮助推动佛法也是有功德的,也不会白做。不过要检讨:自己福报不够、有障碍,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不顺,就是福报不够,有障碍,那就得忏罪集资。忏悔自己做错的一切过失,然后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这样障碍就会消,福报、智慧就会起来。
家住农村的小如,为人善良,且学佛多年,经常救助一些受伤的小动物,在她眼里,所有的小生命都是可爱的,哪怕是老鼠也是一样的。
“罗睺罗”意为“覆障”,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段典故。原来,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时,夫人耶输陀罗说:“你出家可以,但必须留下后代。”当耶输陀罗怀孕后,太子随即离开王宫出家。没想到,这个孩子直到悉达多在雪山苦修六年后,才从母亲耶输陀罗的肚里出世,取名罗睺罗。
佛法当中有讲方便法,有讲究竟法。作为我们佛弟子确实要弄明白,你不要把方便当究竟,把究竟当方便那就会很麻烦,也就是说你会吃错药,你本来没有这个病,你把这个药吃下去,它是有副作用,有毒的。比如说一句话:宁可千年不悟,不能一步错路,其实这句话它是方便法。它是为了有些人走偏了,误入了外道,误入了歧途,那跟他讲这样一句话,目的就是让他停止,因为他越走越远是不是?如果这句话对一个普通的还没有怎么学佛的人来讲,他说宁可千年不悟,也不走错路,那他一步都不走,站在那里,整天在那里等。对前面那个人来讲,这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音菩萨有大慈悲心,是故千百年来,受人信仰和爱戴。菩萨为什么能做到面对无量苦难众生,既能悲悯一切,而自己又不会伤心欲绝呢?因为她悲心之中有智慧,不参杂贪恋和情执;能化悲伤为力量,转烦恼为菩提。做到悲而不伤,利而不害。
如果不经过任何的了解,甚至对佛法的基本概念都一无所知,就给佛法下定义,这不就是一种“迷信”吗?人云亦云,稀里糊涂就下论断,这并不是科学的精神。
《无量寿经》中所讲的“仁性尊者”是指“尸利罗尊者”,“尸利罗”翻译成中文即是“施财”之意,因尊者慈悲心切,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故在诸佛弟子中被誉为“布施第一”。《无量寿经》中所讲的“嘉乐尊者”是指难陀尊者,为了区别于孙陀罗难陀,故称此难陀为“牧牛难陀”。
“合十”,也称为“合掌”,是佛门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不仅是威仪、礼仪的体现,又是调心、修行的方法。动作看似简单,但却可令身心快速恢复平和与安定,有统一圆满、全心全意的内涵,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问候:当我们来到寺院参访,遇到出家法师或志工师兄,只要自然地合起双掌,做出合十的姿势,道一声“阿弥陀佛”,便是自然、如法的问候
许多人认为只有在深山老林中打坐才算修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事实上生活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吃饭、穿衣、睡觉等生活点滴都是在修行。不能把生活当成修行,就无法将苦难转化成正能量,反而会把它当成负担。人不能总是被挫折压住、被环境推着走,要敢于去承担和挑战,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的。
现在很多人相信一世论,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对于佛教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现实中未必如此。只是看到了一个暂时的现象,你去否定这个因果报应的存在,那是不理性的。多数人只是看到了短暂的或者眼前的一个现象,对这个因果报应产生的这么大的(误解),其实正说明人们对善恶自有报应内
家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充满亲情和爱情的港湾;她带给人安全,她带给人希望,她带给人无限的温暖和回忆。一个正常的家,会让人依依不舍;一个不正常的家,会让人如坐针毡。一家人,应当互相欣赏赞叹,互相尊重奉献;不可相互指责抱怨、轻视索取。分工合作,上下同心;内外有序,和乐融融。
依于经论所说,三宝通常分为理体三宝、一体三宝、化相三宝和住持三宝。理体三宝是从理上来说的,其中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佛宝,灭谛无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初果至四果圣人)是僧宝。一体三宝又叫做自性三宝,这是说我们在自性上本来具足佛法僧三宝,只是在迷的时候隐没了。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