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中的修行智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 | 作者:明影法师 [投稿]

明影法师:六祖坛经中的修行智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非常高兴我们有机会一起来学习《六祖坛经》中的修行智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是《坛经》一开篇,六祖大师开宗明义开示的禅宗核心智慧。这句话简明清晰,但是内涵极其深刻。

  “菩提自性”,菩提者,人人本具的觉悟之性,也就是佛性。自性,有两种内涵:一个是教下经常讲的遍计所执自性,即认为万事万物的现象背后有真实的体性,这是我们烦恼、痛苦、流浪生死的根源,正是修行般若智慧所要破除的;另一个即此处所讲的“菩提自性”,指破除了遍计所执自性以后所显现的清净佛性。菩提自性是本有的,永远不会失去,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出发点。正因为我们本具清净觉性,所以成佛是非常现实的。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即用这个本来清净的“菩提自性”,直接、直下成佛。“了”字是一个语气词,“此心”就是指菩提自性。也就是说发明自性,任运直下成佛,这是非常特殊的禅宗顿悟法门,也是整部《坛经》的核心宗旨。

  下面我就依据《坛经》,就一系列问题跟大家做一个讨论。

  问题一:“此心”指的是什么心?

  问题二:“此心”在哪里?如何来体悟“此心”?

  问题三:“此心”与我们当下现前的觉知心是什么关系?

  问题四:如何发明“此心”?即如何把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打开,成为生命的现实?

  问题五:“此心”的发明可以一蹴而就吗?禅宗讲的顿悟成佛是什么意思?

  问题六:当今时代学禅,应该如何来修行?

六祖大师发明“此心”的过程

  六祖大师祖籍河北涿州,由于父亲被贬到岭南,所以他在岭南出生。后来父亲早亡,孤儿寡母搬到南海,相依为命。他以砍柴为生,来照顾母亲。

  有一天,他去旅店为客人送柴,拿了钱以后正准备离开,这时“见一客诵经”,听到有旅客在那儿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当下就开悟了。这很让人向往啊。然后他就问了,“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我们天天都在诵《金刚经》,不知道有没有人开悟?

  然后又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你从哪儿来的?为什么知道持诵这部经典呢?“客曰:‘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从湖北蕲州的黄梅,五祖弘忍大师住持的东禅寺学来的。“其寺有五祖弘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禅宗发展到四祖、五祖的时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门人一千多,包括当时广东在内很偏远的地区,都有人受影响,读诵五祖大师提倡的《金刚经》。

  这位旅客又讲:“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五祖弘忍大师经常劝出家师父和信众们,只要认真持诵《金刚经》,按照《金刚经》来修行,把《金刚经》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就能打开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直下成佛。

  从这段开示可以看出,刚才我们的理解不错,“此心”指的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佛性。

六祖大师发明此心的第一个阶段

  六祖大师在旅店里听客人诵《金刚经》,一下就开悟了,但是悟到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很重要。下面我们看一看惠能大师一闻即悟以后的生命状态。

  惠能大师开悟以后,就发愿修行,于是有一位旅客送他十两银子去安排老母亲衣食。他把母亲安顿好了以后,自己就辗转来到了湖北黄梅,来礼拜五祖弘忍大师。

  一见面,五祖大师就问他:“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你是哪儿的人?来求什么?我们现在来庙里,一般都是求生意做得大一点、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都很具体。我们看看一个砍柴为生的文盲,年轻时的惠能大师怎么回答的?“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生活如此贫寒的樵夫,见了五祖大师,居然对其他的都没有兴趣,惟求作佛,这就是六祖大师的菩提心。我们经常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有惠能大师当下就要作佛的气概吗?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五祖弘忍大师就考验他,说你是边地来的獦獠,獦獠相当于南蛮子这样的说法。六祖大师的身材不高,相貌也没那么庄严,跟五祖大师相比差得很远。四祖见到年少的五祖,曾经感慨说“此子七相不及如来”——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好,五祖弘忍大师具备二十五相。同时,四祖大师在世时,五祖大师的影响力就非常大,当时来黄梅礼拜他的人非常多,与众生的法缘殊胜。如此圆满的一位大祖师,到了晚年,一个年轻的文盲樵夫来向他求作佛,他就这样来考验他,说你这个獦獠有什么资格作佛呀?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年轻的惠能大师面对影响巨大、法相庄严、智慧渊深的五祖大师,回答得非常自信,这就是他一悟的境界。众生同一真性,佛性本具,没有南北的差别,也没有和尚身与居士身的差别,他对此确信不疑。

  “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这样一位将把禅宗推向全盛的传人,五祖大师显然已经等了很多年了,他看到以后当然很高兴。但是担心遭人嫉妒,在传法的关键时期出现违缘,所以五祖很谨慎,就安排惠能先住下来,跟着做做杂事。一般这是寺院里修行的一个阶段,行者、居士要为大众服务,以此培福。刚来挂单的师父也是一样,先要讨行单,就是承担担水、做饭、劈柴、扫地、墩厕所等苦行,从基础的修行做起。

  这时惠能大师怎么说?“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他说,我跟和尚您禀白,我内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就是福田,还到哪儿去求福呢?这是惠能大师的见解。他自心常生智慧,不断地产生对于生命、对于法的悟解。虽然他没有广学经教,但是一闻《金刚经》,本自具足的内在智慧当下显发,不断地成熟。

  五祖大师此时就很感慨:“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根性太利了,千万不要再说了,赶紧去干活吧。

  大家看这一节《坛经》的经文,六祖大师一闻《金刚经》初悟以后,菩提心就非常成熟,去向五祖大师求作佛,不求余物。同时,他深信清净的佛性本有,一切众生平等;而且自性具足万法,福不可外求。这都是他初悟的境界。

六祖大师发明此心的第二个阶段

  这里有一个因缘。惠能大师来了以后,五祖大师就在安排如何传法。因为当时东禅寺影响巨大,上至朝廷,下至边地,大江南北声名远播。寺里弟子云集,大禅师就有十多位,门人一千多。同时神秀大师多年作为教授师,不但照顾五祖大师的生活,而且为大众服务,还代师传授经法,在僧团中倍受尊重,是大众心目当中禅宗第六代祖师的不二之选。这时来了一个其貌不扬、没有文化,但是根性大利的行者、居士,怎么来解决传法的问题?五祖大师导演了一出到现在还脍炙人口的禅宗传法大剧。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有一天,五祖大师开始导演这部剧,他把弟子们都招来——这时的惠能大师还是行者,只能在厨房里干活,没有资格参与——然后对他们讲:“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五祖大师对弟子们讲,生死事大,你们这些人,终日修行只重视福报,不求出离生死苦海——我们现在这样的修行人很多,在佛教鼎盛时期的唐朝,禅宗寺院里居然也有这样的景象。五祖大师继续开示,自性若迷了,福又如何能救呢?

  福与慧给生命带来的利益,性质是不同的。福能够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长久的寿命健康的身心,乃至于也能获得禅悦法喜,但是不能了生死。了生死要靠破除迷执,打开不生灭的本心。福与慧因果不同,谁也不能代替谁,这在我们佛教传统里讲得很清楚:“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现在很多宠物,天天被抱着,还穿着小衣服,好吃好喝,俨然一家子的中心,比很多人的生活都好,修福修来的,但是没有智慧,畜生道;有些人虽然修行很认真,但修行的资具有时候很匮乏。这都是修福与修慧的偏差带来的。这两者不可相互替代,祖师讲得很清楚。

  所以祖师告诸众人:“汝等各自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如果你们能够有智慧,那就传衣钵,做第六代祖师。“火急速去,不得迟滞。”

  下面这几句话很重要,“思量即不中用”,一动思维那就错了,不是般若智慧。“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见性的人,当下就要见,而不是用思维。所以古人道:“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一思维就错了,一思维就落入生死凡夫的境界。

  “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如果真是见性的人,拿着刀上阵跟人拼命,佛性亦不失。这就是前面讲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打开本来清净的自性以后,即便抡刀上阵跟人打仗,照样不受影响,这样的心才可以直了成佛。

  神秀大师在大家的期盼下,也为了求法,写了首偈子,想呈给五祖大师。但是在护法龙天的安排下,在五祖大师的加持下,天天跟老和尚在一起的教授师,居然十三次连方丈室的门都进不去。这是很奇妙的。“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没有办法,神秀大师把自己的修行体会,写在了墙上。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境界非常了不起。我们凡夫的身是烦恼,他这里身是菩提树。神秀大师的身体,非常清净,像觉悟的树一样,可以承载觉悟的智慧。心如明镜台,心极其清净,禅定功深,智慧明了。但是,还是会有烦恼,会有杂念,就像尘埃。“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在不断地用戒定慧三学来用功,使自己清净的身心不受尘埃的染污。

  像神秀大师这种境界,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难得一见的。自己学禅二十多年,有一个顺口溜:“身如烦恼树,心似密见林,学禅二十年,尚未脱俗气。”跟祖师比,距离遥远。但是五祖大师如何评价他此时的境界呢?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到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的境界,居然还在禅宗的门外,尚未入门,以此智慧觅无上菩提,根本就没门。这就是禅法的严肃性。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无上的菩提,就是无上的觉悟、禅宗所直传的佛心,需要言下识自本心,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同时,“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在一切时间、一切地点,念念现前才可以。“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一切法都不是障碍。一切五蕴的幻境,皆变成真如妙用,纯一真心。山河大地,皆是菩提妙心。“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这个如如不动的禅心,即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体。“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只有见到这样的境界,才是无上菩提之自性,才有资格入祖位。这是禅宗的命脉。

  五祖大师很慈悲,安慰他说:“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总是给人机会。说你先回去,仔细体会体会,再写一个偈子,如果合格,还有机会。

  神秀大师在廊间题写的这一首偈颂,很快被道场大众传唱。五祖大师也很鼓励他,说只要依此偈修行,就能够不堕恶道。说得很明白,“不堕恶道”“有大利益”,并没有说可以直了成佛。

  在碓坊里舂米的行者卢惠能,听到有沙弥童子持诵这首偈颂,一听就知道没入门。后来一了解,知道老和尚要传法,于是他让人引导,来到堂前,平常他都不来这个地方。这时他让一位姓张的别驾,帮他也写一首偈子。大家当时都很奇怪,说你一个行者,也要掺和这件事?大家都很不屑。

  惠能大师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便有无量无边罪。”说你们不要小看人。众人说那好,既然你这么自信,赶紧说吧。

  结果惠能大师一开口,举众皆惊。“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家都愣了,原来道场里谁都可以使唤的行者,是位肉身菩萨

  五祖大师担心有人嫉妒惠能大师,赶紧把鞋脱下来擦掉了偈语,当众说,这个也没见性,不要当回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他悄悄来到惠能大师修苦行的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一千多人吃的饭,得要多少米呀,舂米的任务很重。惠能大师身量小,怎么办呢?为了把这件事做好,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增加自己的体重,因此腰部受损。五祖大师就很感慨,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应该如是精进,这就是大家的榜样。然后五祖就问他“米熟也未?”其实这是一句暗语,怎么样,开悟了吗?惠能回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米已经舂好了,但是还有点不干净,需要筛。什么意思呢?见道了,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到了“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类似的说法,还有“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泥牛入海无消息”,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这时能够泯一切相,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知道那还不成熟、不透彻,完全不以为意。

  《坛经》的后面,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有一首偈颂,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不见一法,还有无相境,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遮住了本有的智慧,不得透彻。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不知一法,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有极微细、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认为这就是到家了,那就会错认路头,错失提升机会,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所以叫“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汝当一念自知非”,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就能够破除无明,打开本有的灵光,让它念念现前。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以他自己的能力,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就离开了。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于是晚上三更,他悄悄来到丈室,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然后“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到《金刚经》的三分之一,第十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惠能大师“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打开了佛智,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来表达他的悟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就是“原来”或“谁曾想”的意思,原来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时惠能大师,全身揽入法界,法界即自身,自身即法界。《楞严经》中讲此时的境界,用了一个比喻,“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这是对“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此心”最好的注解。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到家的境界。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识本心,学法没有真实利益。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因为佛性本自具足,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关键在于打开本心,其他的都是因缘法。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对于我们来说,一瞻一礼都有功德,所以“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称诵一句佛号,都是成佛的因。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不可偏废。《坛经》里面讲的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概念、结论,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非常活泼,我们不能断章取义,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此心”、彻悟“菩提自性”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初关、重关、牢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